2003年11月,第十五次全軍院校會議召開,學院被確定為中級任職教育院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幾個月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討論在全院展開。院黨委在深入研究任職教育特點規律后認為:“必須改變學歷教育理論課一統江山、教學形式單一的局面,加大實踐教學比重”,“政治軍官也要懂軍事、會打仗,必須構建與政治軍官任職教育相適應的軍政融合教學模式”。然而,怎樣才能實現軍事與政治的有機融合滲透呢?學院把目光鎖定在“演練教學”上。
機遇總是青睞有遠見的人。2005年底,總部下發了“一體化聯合作戰訓練信息系統公共平臺”。院黨委當機立斷,決定依托公共平臺進行二次開發,組織網上政治工作模擬演練教學。消息一出,遭到一片質疑聲,“政治工作教學哪有這樣搞的?肯定行不通!”
對此,院黨委一班人態度鮮明:不僅要搞,而且要搞好,搞出特色。
學院立即成立了課題組,自籌資金100多萬元,打響了系統研發“攻堅戰”。歷時半年多,終于研發出了由政治工作信息獲取處理分系統、政治工作指揮輔助決策分系統、政治工作控制指揮分系統、政治工作咨詢專家分系統組成的戰時政治工作模擬演練系統。首次投入使用后,引起了很大反響。許多學員在座談中表示很“解渴”。“第一次參加網上模擬演練,獲益匪淺”“原來政治工作還可以這樣做,真新鮮。”
平蕪盡處是春潮。“第一戰役”的成功打響,讓學院嘗到了“甜頭”,同時也把目光瞄向更遠處。
2006年上半年,學院嘗試分專業組織政治工作業務演練。像第一次組織戰時政治工作網上模擬演練一樣,學員對政治工作業務演練給予了充分肯定。“第二戰役”也成功打響。
網上演來終覺淺。2006年下半年,剛剛走馬上任的齊三平院長大膽提出:“要把網上模擬演練向實地延伸,讓學員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下錘煉本領。”
萬事開頭難。由于學院從來沒有搞過實地演練教學,不論是在組織導調方面,還是在物資保障上,都存在很大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院想盡了一切辦法:沒有機動車輛,齊院長親自上門到西安地區各個駐軍單位“借”;沒有通信設備,學院到西安通信學院請求支援;沒有彈藥,學院專門安排人到蘭州軍區軍訓部請領。
經過精心準備,2006年12月1日,一場千人應急機動演練在秦嶺山區拉開序幕。然而演練結束后,學員卻并不買賬:“這哪是演練?純粹就是一次拉練!”“和部隊相比,這種演練太小兒科了!”
“演練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學員眼里沒有戰場,必須從難從嚴從實戰設置政治工作情況,讓學員在演練中‘唱主角’。”專題議教會上,院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
學院重新設計演練方案,將實地演練定位為軍政綜合演練,采取與政治工作業務演練和戰時政治工作網上演練銜接實施的方式組織,并分別代號為“秦嶺”“礪業”“使命”。為提高演練實戰化水平,學院專門向總部請領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接收終端,并有針對性地設置了火線入黨、戰場喊話、人道主義設施保護、召開新聞發布會等20余個作業課目。
2007年7月,代號為“秦嶺”的軍政綜合演練再次亮相。學員反映:“演練融理論講授、想定作業、網上推演、現地演練于一體,其間穿插設置政治工作情況,專業化、實戰化、信息化水平高。通過演練,既熟悉了組織軍事演練的程序和要求,又掌握了開展戰時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組織指揮戰時政治工作的能力。”當年底,總部機關專門轉發了學院的做法。
學院打贏演練教學“三大戰役”的故事,成為師生廣泛流傳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