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港部隊“香江利刃”為何如此鋒利?
軍營開放為香港市民表演匕首刺。易定 周漢青/攝
城鎮反恐搜剿演練。易定 周漢青/攝
與艦艇大隊協同組織臨檢拿捕。易定 周漢青/攝
獵人訓練苦練精兵。易定 周漢青/攝
明天是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的日子。據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將于7月1日、2日開放昂船洲、新圍和石崗3個軍營,除升國旗儀式、軍樂隊列表演、刺殺操表演,被譽為“香江利刃”的特戰一連也將進行獵人戰斗課目演練。
此前,在“香江衛士-2015C”聯合軍演等活動中,香港市民曾多次目睹這把“利刃”出鞘:或進行機降破襲,或展開“斬首行動”,在戰情膠著之際屢立奇功。可以說,在歷次重大軍事演習和開放活動中,特戰一連都做到了“亮相就精彩,出手即震撼”。
“香江利刃”為何如此鋒利?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走進特戰一連,近距離感受他們的訓練和生活。
在一粒大米上穿6個洞
30歲的特戰一連連長陳玉飛身材精瘦,一雙大眼睛在頭盔底下不停地觀察周圍的情況。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訓練場上參加一場課目演練。
200米外的水泥路上,一輛白色的依維柯在路障前緊急剎停。車內的“恐怖分子”劫持“人質”,企圖與趕來的特種兵對峙。150米外,特戰一連的兩個狙擊小組悄悄進入射擊位置。
這是一場反恐應用射擊演練,依維柯右側的第二扇車窗上,一個白色的人形靶代表人質,“人質”旁邊有兩個氣球,紅色氣球代表恐怖分子的頭部,藍色氣球代表恐怖分子的手腕。
百米開外,狙擊一組在草地上匍匐前進,迅速到達射擊位置,狙擊二組的兩名戰士則手腳并用,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借助避雷針和水管徒手攀上了一棟樓房的二層和三層。
“開火!”指揮員一聲令下,兩名狙擊手同時開槍。記者從望遠鏡里觀察到,車窗鋼化玻璃應聲而碎,紅色和藍色的氣球瞬間被子彈擊破,唯獨白色的人形靶完好無損。
這次反恐射擊演練真實模擬了車內劫持人質的場景,是特戰一連平時訓練的一個縮影。這種貼近實戰的訓練,用陳玉飛的話說,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
短短幾分鐘的課目演練,參觀者大呼過癮,但這短暫的精彩卻是特種兵千錘百煉的結果。“為了練眼力,有的狙擊手能夠用針在一粒大米上穿6個洞。”陳玉飛向記者介紹,“無保護攀登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技巧和勇氣。”
說起無保護攀登,陳玉飛打開了話匣子。過去攀登訓練,連隊按大綱要求采用繩索保護。“沒有安全顧慮,動作利索好看,對外表演十分出彩。”他說,“但實戰中沒有條件使用保護繩咋辦?”
“實戰”兩個字觸動了特戰一連的神經。陳玉飛帶著戰士們開始摸索,先是把保護繩放松到大家感覺不到的程度,然后撤掉保護繩,在地面鋪上安全墊,最后完全實現徒手攀爬。從此,無保護攀登成為特戰一連的拳頭課目。
反恐射擊后,演練進入下一個課目——對抗射擊。4名穿防彈衣、偽裝服的特種兵分成兩個小組進行射擊比賽,一陣密集的槍響后,兩組成績旗鼓相當。經過講解員介紹,記者才注意到這兩組狙擊手里竟然有一組是女兵!
陳玉飛告訴記者,她們是一連女子特戰排的戰士。2012年成立的女子特戰排堪稱傳奇,組建僅3個月,女兵們就在軍營開放日為香港市民展示摩托車特技駕駛、捕俘拳、倒功、匕首刺等10項特戰技能,被香港媒體譽為“香江霸王花”。
在訓練場上,她們的戰術動作、狙擊水平和男兵相當,這群女兵是怎么做到的?面對記者的疑問,入伍6年的女兵班長張利回憶起了剛組建時為參加軍營開放而刻苦訓練的日子。
“那真是最難忘的3個月,我們像男兵一樣訓練。”張利說,“為了練倒功,肘部都磨破了,肌肉酸痛,脫衣服時胳膊抬不起來,吃飯時拿筷子的手一直抖。”
剛組建時,這群女兵有從海軍陸戰隊選拔的女隊員,也有通信兵、文藝兵,還有剛入伍的大學生士兵。她們的訓練內容安排與男兵相同,強度也與男兵一樣挑戰極限。
根據規定,戰術、射擊訓練男兵要著十幾斤重的防彈衣。考慮到女兵身材、體力等因素,有人提出她們能否不穿,被連隊一口回絕:“平時訓練不穿,上戰場再穿能適應嗎?”
起初,女兵們穿著十幾斤重的防彈衣別說做動作,就連行動都十分困難。張利介紹說,為了不讓防彈衣成為負擔,她們不僅在戰術、射擊課目中從頭穿到尾,而且主動加碼練體能,“走路都揣上幾塊磚頭”。
正是這樣的苦練造就了今天訓練場上“難辨雌雄”的場面。對于“實戰”兩個字,她們和男兵一樣敏感。“戰場上子彈可不識男女!”張利晃著一頭短發說。
把別人的戰斗裝進自己的腦袋
射擊演練結束后,16名身體健壯的特種兵在訓練場上展開一對一格斗演練,場面十分壯觀。
記者注意到,格斗中的一方總是能夠在短暫的交鋒后一招將對手制服,比如這一招——在纏斗中忽然抓住對方右臂,雙腿躍起勾住對方脖子將其勾倒,然后控制他的肘部反關節。
“這叫飛身十字固,是巴西柔術的一種招式。”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的副連長石偉告訴記者。陳玉飛介紹說,石偉是一連的“武教頭”,入伍前曾兩度在春晚舞臺做武術伴舞。
石偉告訴記者,他和戰友們從傳統散打、巴西柔術、日本柔道、以色列格斗術、蒙古式摔跤等各國搏擊訓練精髓中汲取營養,外請世界格斗冠軍進行指導,研究出一整套一招制敵的招法,“實戰能力大幅提升”。
在訓練和戰法創新上,特戰一連也始終保持著開闊的視野。他們依托駐軍三軍聯合優勢,每月與航空兵團組織4至5次協同訓練,每季度與艦艇大隊組織一次臨檢拿捕和海上救援實兵演練。目前,該連人人具備10多種單兵特戰技能,連隊精研細練了幾十套特戰戰法,隨時能夠遂行擔負的使命任務。
近年來,恐怖襲擊頻發,為了提高城區反恐作戰能力,他們從武警獵鷹反恐突擊隊學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訓法。
“比如進門的動作,腳尖要朝里,步槍槍管收在腰部,避免暴露自己。”連長陳玉飛邊演示邊講解。
2015年11月14日晚,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第二天,陳玉飛忽然吹響緊急集合號,問大家這次巴黎事件對連隊執行類似任務有什么啟示。
“襲擊地點有歌劇院、體育館,我們也應該多加強應對多種地形建筑的反恐訓練。”“恐怖分子毫無征兆,行動迅速,我們要多想想怎樣提高快速出動、快速偵察、快速決策的能力。”“恐怖分子配備有自動步槍、手雷,面對類似行動時不能盲目突擊。”官兵們一個個爭著發言。
幾天后,這次演練受到旅首長的表揚:把別人的戰斗裝進自己的腦袋,這才是時刻準備打仗的特種兵。
在香港長途拉練遇市民粵語問好
陳玉飛告訴記者,特戰一連的兵不僅有時刻準備戰斗的戰備意識,還有頑強的戰斗作風。這一點在一年一度的“獵人集訓”中表現最明顯。5天4夜里,戰士們每天睡眠時間不到4小時,要完成極限體能、山地攀登、野戰生存、武裝泅渡、按圖行進等10個課目45項內容。
“在高壓水槍的噴射下扛圓木,長途拉練跑到腿抽筋,推猛士車時腳上磨出泡。”一名女特戰隊員說,“感覺整個人快要崩潰了。”
集訓過程中,教官也不停地刺激大家:“不行就退出吧!明天會更殘酷!”
但沒有一個人退出。對于這些特種兵來說,“獵人集訓”只是一次“入門考試”,所有人都咬緊牙關堅持,直到最后一天,在香港最高峰大帽山上取得結訓證書。
正是憑借這種頑強的戰斗作風,特戰一連的官兵在歷次軍營開放活動中都能做到“出手即震撼”,時時處處彰顯國威軍威。“香港市民有解放軍的保護,我們覺得很安全,也很放心了。”一名現場觀眾接受電視采訪時說。
除了軍事課目展示,特戰一連還經常參加交流聯誼和社會公益活動,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就是其中之一。陳玉飛曾多次在夏令營中擔任教練,其中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
2012年7月,在夏令營組織的15公里野外拉練途中,中學生小徐感到體力不支,陳玉飛接過他的裝具,架起70公斤重的小徐往前趕。“我跟他講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講獵人集訓,他特別感興趣,一路邊聽邊走,最后終于堅持到了終點”。
讓陳玉飛欣慰的是,拉練結束后,小徐自己在網絡上搜索長征的相關資料,還回過頭來跟他講。夏令營結束前,小徐多次向他了解國家征兵政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為一名解放軍。
陳玉飛說,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訓練中,特戰一連官兵都非常注意尊重香港的社會環境和風俗習慣。香港社會重法治,連隊堅持每月一堂法治教育課,重點學習《基本法》《駐軍法》和香港有關法律。
他告訴記者,不管在營區內駐守還是在營區外執行任務,一連都嚴格遵守香港動植物保護的相關條例。
此外,連隊組織特種射擊比較頻繁,為防止擾民,他們嚴格遵守香港《防衛(射擊練習區)條例》關于靶場使用時間、通報程序、安全措施等規定,每次射擊訓練都避開香港公眾假日,至少提前7天上報計劃、刊登政府憲報。
據陳玉飛介紹,一連官兵外出都能做到乘扶梯靠右站立、過馬路走斑馬線、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自覺尊重港人生活習慣。連隊野外長途拉練,官兵即使極度疲勞、滿臉汗水,遇到香港市民仍笑臉以對、主動讓路,用粵語打招呼問好。
“因為我們不僅是一支威武之師,還是一支文明之師。”他說。(王達 曾政雄 周漢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