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变态另类牲交,中文字幕av每日更新不卡,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理想信念譜史詩  鋼鐵意志鑄豐碑

2016年10月21日03: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紅軍抗日先遣隊在轉戰中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圖為紅軍抗日宣傳畫。

  國民黨在中央紅軍前進道路上逐次設置四道封鎖線。圖為封鎖線上的工事。

  在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遵義會議召開。圖為遵義會議室內場景。

  二渡赤水后,紅軍在婁山關取得大勝。圖為婁山關戰斗舊址。

  毛澤東等指揮紅軍渡江時就住在這樣條件簡陋的山洞之中。

  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與強渡大渡河勇士等合影。

  紅軍長征時經過川康邊界的雪山——被當地人稱為“神山”的夾金山。

  圖為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部分團以上干部1936年在甘肅慶陽縣宮合鎮合影。

  紅一方面軍東征重創閻錫山,鞏固了陜北蘇區,宣傳了黨的抗日主張。

  突破臘子口后,中央紅軍越過岷山山脈,徹底走出了雪山草地。

  松潘草地泥潭密布,暗溝交錯,稍有不慎就會被泥潭水沼吞噬。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高舉抗日救亡旗幟,粉碎上百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勝利進行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

  長征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譜寫了中國革命史的光輝篇章,是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重大轉折。

  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北上抗日 紅軍拉開長征序幕

  1934年7月,為配合中央紅軍主力粉碎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命令紅七軍團作為抗日先遣隊,挺進閩浙皖贛邊地區。紅六軍團隨后西征,揭開了紅軍長征的序幕。

  1934年10月17日,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部開始南渡于都河,踏上長征路。同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根據中革軍委指示,率領紅25軍作為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從河南省羅山縣出發長征。中國共產黨把解決生存危機與拯救民族危亡緊緊聯系在一起,北上抗日始終成為紅軍長征的旗幟和戰勝千難萬險的強大動力。

  【于都河上的浮橋】中央紅軍長征要跨越的第一道障礙就是河寬水急的于都河。于都河上沒有橋,部隊需要使用大量木板來搭建浮橋,而于都附近根本無樹可砍,很多老百姓便把家里的門板、床板拿了來。在于都河沿岸群眾協助下,紅軍工兵僅用不到4天時間,就在于都河近70里的河段上突擊架起5座臨時浮橋。為了不被敵人的偵察機發現目標,軍民們每天下午4時開始架橋,晚上8時架通,次日凌晨再拆除,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血戰湘江 中央紅軍損失慘重

  國民黨軍在中央紅軍前進道路上逐次設置了四道封鎖線,妄圖堵截紅軍前進。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與優勢之敵在湘江兩岸血戰5晝夜,突破憑借湘江天險重兵設防的第四道封鎖線,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湘江戰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戰役,也是長征中最慘烈的戰役。經此一戰,中央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 廣大紅軍指戰員對“左”傾冒險主義軍事路線的不滿達到頂點。

  【陳樹湘斷腸明志】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后,紅二軍團第34師師長陳樹湘率部擔負全軍后衛,掩護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連續突破了國民黨軍第一至第三道封鎖線。在慘烈的湘江之戰中,他率領全師與十幾倍于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后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最后,部隊彈盡援絕,全軍覆沒,陳樹湘傷重被俘。在敵人將他押往長沙的途中,陳樹湘趁敵不備,忍著劇痛,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年僅29歲,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遵義會議 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3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負責人在貴州茍壩召開會議,在渡烏江之前,中央決定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全權指揮軍事。

  【立下頭功的“反報告”】遵義會議上,針對博古在報告中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所作的辯護,張聞天首先站起來批判。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紅軍接連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犯下的一系列嚴重錯誤,并揭露了他們試圖推脫罪責的本質,被視為博古報告的“反報告”。張聞天的發言有力地批評了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為遵義會議徹底否定單純防御軍事路線定下了基調。張聞天原本是“左”傾中央領導集團成員,卻是會上首先站出來作“反報告”的人,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坦蕩無私和求是精神。毛澤東評價說,沒有張聞天從“左”傾路線分裂出來,就不可能開好遵義會議。

  四渡赤水 毛澤東的“得意之筆”

  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打算北渡長江,到川西北創建新蘇區,遭到國民黨軍重兵堵截。從1935年1月底到4月初,毛澤東等指揮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三個月的時間四次渡過赤水,轉戰川黔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的狂妄計劃。

  在這次作戰中,毛澤東充分利用敵人的矛盾,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成為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范例。蔣介石視其為追擊以來的奇恥大辱,毛澤東視其為一生最得意之作。

  【假傳電令渡烏江】四渡赤水的勝利,離不開我軍情報工作的有力支持。據曾希圣回憶,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南下時,敵兩縱隊主力跟追而下,如不能引開這兩部敵軍,中央紅軍將被迫在烏江北岸背水與優勢之敵決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我軍利用掌握的國民黨軍密碼和電文格式,假借蔣介石的名義,電令敵軍改變南下追擊路線。敵軍果然中計,中央紅軍爭取到了一天的渡江時間,不僅順利南渡烏江,而且把敵主力甩在了烏江北岸。

  巧渡金沙江 贏得戰略轉移主動權

  1935年3月底,中央紅軍南渡烏江后,中革軍委得知蔣介石督戰所在的貴陽兵力空虛,于是佯攻貴陽,迫使蔣介石急調滇軍救駕,致云南境內兵力空虛。毛澤東等旋即指揮中央紅軍主力向云南急進,直逼昆明,調動滇北敵軍,于5月3日至9日乘虛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優勢國民黨軍的追堵攔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7只木船過金沙】金沙江江寬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就會被敵人壓進深山峽谷,招致全軍覆滅。4月28日,蔣介石下令控制渡口,毀船封江。紅軍到達金沙江畔后,兵分三路以最強的急行軍速度,分別趕往三個渡口。第一路和第三路都因沒有渡河工具,而被阻在金沙江畔。劉伯承率領中央縱隊干部團三營化裝成國民黨軍,乘守敵疏于防備,弄到了兩只船,當即就把一排人送過江。過江后才知道,川軍在皎平渡并未嚴加設防,僅有一個收稅哨卡。當紅軍戰士沖進哨卡時,從酣睡中驚醒的川軍官兵還以為是神兵天降。紅軍戰士很快就又從川軍那兒找到5只船。不久,紅軍千軍萬馬靠著這7只木船渡過天險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十七勇士建奇功 

  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后,順利通過了彝族聚居區,快速向大渡河方向挺進。此時,國民黨已在河北岸重兵設防,數十萬國民黨軍逼近,企圖圍殲中央紅軍于大渡河之南。1935年5月25日,紅1團17名勇士在營長孫繼先的率領下,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乘一條小船分兩批強渡,在炮火掩護下順利控制渡口。為快速渡河,紅軍派1個團的先頭部隊沿著崎嶇山路晝夜強行120公里,于29日奪取瀘定橋,占領瀘定城,保障了中央紅軍順利通過大渡河天險。

  【“神炮手”趙章成】趙章成是我軍著名“神炮手”,在長征的各大重要戰役中屢立奇功,他配合17勇士強渡大渡河的戰斗最為經典。戰斗中,趙章成親自操炮,迅速、準確地打垮了敵人七八個地堡。17勇士上岸時因受敵機槍火力壓制,只能匍匐灘頭,前進受阻。趙章成奉命開炮支援。其時,他僅剩三發炮彈。迫擊炮無炮架亦無瞄準鏡,不可能試射,更不允許浪費。趙章成左手托起沒有炮架的炮身,全憑自己的眼力和手感,連發三發炮彈,一舉摧毀了敵三個機槍火力點。17勇士乘機奪占工事,增援部隊隨后渡河,一舉攻占渡口。

  翻雪山 革命理想高于天

  1935年5月29日晚,中共中央在四川瀘定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向北走雪山一線。4月至7月,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紅六軍團分別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玉龍雪山等多座雪山。這些雪山海拔大多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無常。其中,夾金山更是被當地老百姓稱作“神山”,他們告訴紅軍只有神仙才能翻越。紅軍戰士多來自氣候炎熱的南方地區,數月行軍,糧食不足,衣著單薄,許多戰士一不留神就永遠倒在了雪山上。紅軍戰士憑借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同舟共濟,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一次次征服了高山雪嶺。

  【啞巴排長】紅軍在翻越雪山途中,一位因傷致殘的排長負責團給養隊工作。為了給雪山上部隊送糧,他背著100多斤糧食,頂風冒雪向山上進發,可數日不見歸隊。戰友們焦急地上山尋找,在半山腰發現了“啞巴排長”,他趴在雪地上,沉重的糧食壓在身上,右手使勁地向前伸出,手指深深地摳在冰雪里,身體保持著向上爬行的姿勢,懷里還揣著兩個沒舍得吃的山芋……

  三大主力會師 長征取得偉大勝利

  1935年9月16日,紅25軍與劉志丹率領的西北紅軍在陜西延川永坪鎮勝利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1935年11月初,中共中央率領陜甘支隊與紅十五軍團在陜西甘泉會師,恢復了紅一方面軍番號。

  1936年7月初,紅二、紅六軍團先后到達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會師后,紅二、紅六軍團與紅32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

  1936年10月9日,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隆德西北的將臺堡(今屬寧夏西吉)會師。以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為標志,長征全部勝利結束。

  陜甘寧蘇區 中國革命新中心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劉志丹、謝子長領導紅軍在陜甘邊和陜北兩個地區創建了紅色根據地。經過艱苦斗爭,逐漸形成了陜甘蘇區。至1935年夏,已在20余縣建立了革命政權,成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碩果僅存”的一塊根據地。

  黨中央到達陜北后,于1936年2月至7月,命令紅一方面軍先后發起東征和西征戰役,開辟了縱橫400余里的新根據地,形成了陜甘寧蘇區,為紅軍主力會師創造了有利條件。陜甘寧蘇區最終成為全民族抗日救亡策源地和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誕生】紅軍抵達陜北后,引起了老百姓的恐慌和敵視,可僅僅數月之后,當地人民就將這支軍隊親切地稱呼為“咱們的軍隊”,其中奧秘就在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中。1935年9月紅25軍抵達陜北后與西北紅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連續取得了幾次勝利,補充了大批俘虜和新兵,為了嚴肅軍紀,政治部秘書長程坦將紅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編寫成歌詞,并且將歌詞填入原來鄂豫皖蘇區民歌的曲調中。由于歌詞淺顯,曲調簡單,這首歌很快在各部隊傳唱開來,對加強部隊紀律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突破臘子口 走上抗日最前線

  1935年9月,黨中央率陜甘支隊由俄界出發北上,17日到達岷山腳下的臘子口。臘子口是岷山山脈的一個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門戶。對紅軍來說,臘子口再險也要攻下來,否則就得重回草地去。敵軍憑險構筑工事,紅軍強攻無果,遂兵分兩路,一路組織敢死隊夜襲奪取木橋,一路攀崖登壁繞道敵側,攻占了長征中的最后一個天險,抵達甘肅哈達鋪鎮,徹底走出了雪山、草地。

  【“感謝國民黨報紙”】中共中央進駐哈達鋪后,毛澤東在鎮上的義和昌藥鋪一住下,便派出人員去找“精神食糧”,鎮上郵局還真的有一些舊報紙,如《大公報》《晉西日報》等,正是通過這些報紙,毛澤東證實了對紅軍命運至關重要的訊息——陜甘還有紅軍和根據地。于是,毛澤東和黨中央做出了把長征落腳點放到陜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和領導推動全民族抗戰的重大戰略決策。22日下午,在團以上干部會議上,毛澤東動情地說:“感謝國民黨報紙,為我們提供了陜北紅軍比較詳細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劉志丹的紅軍,還有徐海東的紅軍……那里就是我們的目的地,那里就是我們抗日的前進陣地。”

  過草地 野菜充饑志越堅

  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行軍隊左右兩路,平行前進。紅軍走過的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南北綿延200公里,東西最寬處100公里,面積約1.52萬平方公里,自然環境極為惡劣。

  由于松潘草地荒無人煙,補給困難,許多戰士草地沒過一半就吃完了干糧,只能靠吃野菜、草根甚至皮帶充饑。在5至7天的第一次草地行軍中,饑餓、疾病、爛沼、瘴氣奪去了許多戰士的生命。面對極端困難的處境,紅軍官兵同甘共苦,以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從死神的威脅下奪路而出。

  【大銅鍋的故事】紅3軍某連炊事班有9名炊事員,班長姓錢。過草地前,為了保證全連同志有熱水用,錢班長堅持帶上幾十斤重的大銅鍋。一天早上,一位炊事員剛挑起大銅鍋,身子一歪就倒下了。另一位炊事員跳起來繼續趕路,第二天中午燒姜湯給大家喝,水剛燒開,他就一頭倒在泥水里犧牲了。第四天半夜,錢班長突然想喝水,大銅鍋里一滴水也沒有,他守著空鍋一直坐在篝火前。天亮后大家發現錢班長已經犧牲。就這樣,炊事班的同志先后犧牲在草地里,銅鍋最后背在了司務長的肩上。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21日 10 版)

(責編:白宇、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