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
一支步槍寄托三代軍人報國情
說話聲音清脆甜美,動作干凈利落,一雙靈秀漂亮的大眼睛,顯露出巾幗不讓須眉的果敢與干練。11月底,在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賡續血脈,矢志強軍”講紅色故事比賽現場,女軍官耿欣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由此,一家三代從軍的故事,走進筆者的視野。
2015年3月的一個黃昏,一位鮐背老人的生命走到盡頭。彌留之際,老人指了指身邊最小的外孫女,嘴角微微顫抖了幾下,還沒把話說完,便永遠閉上了眼睛。
老人臨終前到底想說什么?一家人不得其解。后來一次機會,耿欣和小舅耿佃鋒(隨母姓)來到山東省淄博市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第一次親眼看到了外公常常提起的那支步槍。
穿越歷史的烽煙,透過時間的回眸,這支銹跡斑斑的步槍記憶定格在1937年12月26日。17歲的馬洪南參加了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可起義之初,部隊全部的家當,只有3支步槍。那時,馬洪南的愿望就是能有一支槍,一支屬于自己的、能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槍。
1938年2月,馬洪南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后,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攻打淄川縣。臨行前,上級將一支剛剛繳獲的步槍交到他手里,并告誡說:“記住,槍聽你的話,你聽黨的話。”進攻開始,他一馬當先,沖在奮勇殺敵的最前面,豎云梯、爬城墻、殺鬼子、開城門……突然一顆手榴彈在他身邊炸響,但即使負傷昏迷,他也仍然緊緊握著槍。這支步槍成了馬洪南革命生涯的“伴侶”。陪伴著他輾轉大江南北,多次立下戰功。后來,那支步槍被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收藏。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海軍建設剛剛起步,組織又選派他到南京海軍學院從事海軍人才培養工作,這一干,就是33年。
這些年來,馬洪南先后將妺妺、兒子和孫子等共10人送入軍營。每次送行前,他總會叮囑家人:“槍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耿欣小舅耿佃鋒受父親的影響,18歲參軍入伍。入伍前,馬洪南特意帶兒子來到紀念館。面對那支步槍,耿佃鋒立下誓言:“踏著父親的足跡,奉獻青春、建功軍營……”耿佃鋒沒有食言,他在部隊執行過許多重大任務,多次立功受獎。去年轉業后,耿佃鋒主動當起征兵宣傳志愿者,走家串戶宣講入伍政策,鼓勵一批有志青年參軍。
耿欣說,童年時光里,經常會聽外公講起當年的戰斗故事,每次都聽得入神,經常追著外公好奇地問這問那,特別是那支步槍的故事,她聽了無數次都覺得不過癮。
這一次,站在外公使用過的步槍前,耿欣終于明白外公臨終前要對她說的話。2015年9月,耿欣放棄令人羨慕的山東電視臺主持人的工作,攜筆從戎,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生士兵。從此,老英雄馬洪南的后代又多了一名軍人。
自從穿上軍裝那一刻,耿欣銘記那句教誨——“槍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經過兩年的艱苦磨煉,從一名優秀大學生士兵成長為一名排長。
今年10月,耿欣有幸被選拔參加全軍“賡續血脈,矢志強軍”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她把外公馬洪南那段革命故事搬到了講臺上,贏得臺下官兵熱烈的掌聲。
一句教誨,一生忠誠、一句誓言,一生踐行。日前,耿欣一家三代11人從軍報國的故事在該部引起反響。不少官兵表示:要以他們為榜樣,扎根軍營、矢志精武,努力為實現強軍目標作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