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6艘蒼龍級潛艇正式下水】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與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11日在東京會見澳大利亞外長朱莉·畢曉普及國防部長大衛·約翰斯頓,雙方就締結防衛裝備領域合作的相關協定達成共識。此舉旨在促進日本向澳大利亞轉移低噪音潛艇建造技術。日本常規潛艇的吸引力竟然擊敗澳大利亞曾屬意的美國攻擊核潛艇,它的優勢究竟何在?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制定的長期防務戰略,澳海軍將斥資370億美元,逐步更換現役“科林斯”級常規潛艇。據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報道,3000噸級的“科林斯”級潛艇的每年運轉成本高達1億美元,比美國7800噸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還貴。從澳海軍的需求來看,新一代潛艇最重要的戰技指標是超大續航力和低廉的操作維護成本,因為“科林斯”級潛艇經常遠離澳海岸,在亞太敏感水域活動,同時澳海軍嚴重的“水兵荒”導致半數潛艇湊不滿編制,因此對新潛艇的自動化水平要求頗高。
從這些特性上看,日本最新型“蒼龍”級潛艇非常符合澳大利亞的心意。該艇噸位與“科林斯”級相當,還安裝有不依賴空氣推進的斯特林閉式柴油機(AIP),能在水下潛伏長達10天以上,具備“準核潛艇”能力,價格卻比核潛艇低得多。“蒼龍”級潛艇電子設備的集成化和靈敏度也堪稱一流,能減少居高不下的人事費用,自然令澳大利亞心動。
據介紹,日本在潛艇設計和建造領域頗為先進。以“蒼龍”級潛艇為例,它的全部耐壓艇殼采用NS-l10高張力鋼板制造,下潛深度更是超過不少核潛艇,深達500米,水下隱身能力和生存能力比亞太多數常規潛艇更強。在探測技術上,“蒼龍”級除了傳統的艇殼聲吶和拖曳式線列陣聲吶外,還罕見地裝備與核潛艇相同的舷側被動聲吶,組成強大的聲吶探測陣列,可探測水中各方向的遠距離目標。對潛艇而言,噪音是最致命的“軟肋”。為此“蒼龍”級除了在艇體表面貼有消聲瓦,還將全部機械設備安裝在浮筏基座上,基座與潛艇艇體柔性連接,使主機等設備噪音不易傳到艇外。僅此一項技術,就可使噪聲降低15-20分貝。
據美國《星條旗報》透露,也正因為日本潛艇性能先進,它還長期扮演“中國潛艇”的假想敵角色,與美國海軍共同切磋對抗戰術。在近幾年美日反潛演習中,日本自衛隊均出動潛艇,與美國航母戰斗群在海上大玩“貓捉老鼠”與“老鼠戲貓”的把戲。(羅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