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朱日和8月24日電 題:中國女子特種兵的鐵骨人生
記者 張子揚
“寧可前進百步死,絕不退后半步生。”
在軒轅紅的帳篷宿舍內,她的簡易床邊貼著這句人生格言。她說,她喜歡這句話,猶如一個人的靈魂燈塔,在時時刻刻牽動著自己的心緒。
一張黝黑、粗糙的面孔,一頭有些零亂的短發,原本纖細的雙手早已被厚厚的老繭所包裹。只是在與記者聊天時,才能從她清澈的眼神中尋找出一絲與年齡相仿的痕跡,今年,她只有22歲。
在未抵達北京軍區朱日和訓練基地前,中新網記者已從別人口中得知她是去年舉行的軍區精品演示科目中射擊冠軍,為所在連隊贏得了不少榮譽。
其實槍法精準僅是軒轅紅掌握的一項本領,與之相比,她更擅長跳傘、潛水、格斗、捕俘,一天帶裝(備)奔跑40公里,成了每日的“家常便飯”。
身高1米62的她,可以輕松將三名180斤的普通男子制服。
記者詢問軒轅紅的指導員李善珊,她真的這么厲害?對方笑稱:“不信你可以試試。”
隨后在與隊友進行對練時,她的擒拿功夫盡顯無疑,僅用三招就將對方徹底制服,眼睛里充滿殺氣。
1992年,軒轅紅出生在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一個農村家庭。年幼時,她唯一的“體育運動”就是跟著男生練習中長跑。四季輪回,她幾乎跑遍了山間、牧區的每一個角落,唯一不變的就是她那雙姐姐穿過的球鞋。
整整六年。
盡管家里窮,但沒讀過一天書的父母卻深知唯有知識改變命運的哲理。當時,父親告訴她,“如果不想一輩子種地,你就要活出個人樣來。”
軒轅紅很懂事,為了給家里省錢,成績優異的她最終報考了內蒙古體育大學。但一年4500多元的學費,對于年收入只有1萬多元的農村家庭來說,幾乎是一筆難以逾越的大山。
然而到了大三那年,她的人生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軍區到內蒙古體育大學招通信兵,在未與家人溝通的情況下,她偷偷報了名。原因很簡單,軍隊會負責她的吃住行,將來即使轉業,也可能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
直到入伍后的一個月,軒轅紅才電話告知家里這個決定。母親在另一邊抹著眼淚說,“閨女,你能吃得下那份苦嗎?”
她盡量壓抑自己的語調,半帶笑容地說,“軍隊的條件一切都很好,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意志力,以后每月還能給家里寄回錢。”
說到此,她的眼圈紅了。
確實,軍隊的嚴格管理可以讓人瞬間“脫胎換骨”,頭一年每日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一度讓身體素質“出色”的她難以消受。有時,實在累得受不了,她就蒙著被子哭一場,到了第二天,訓練依舊。
2013年,北京軍區組建中國第一支女子特戰連,要從精英中挑選精英,發揮女兵的自身優勢,承擔諸如情報偵搜、警戒、談判和抓捕等特殊作戰任務,與男子特戰隊形成互補。此前表現突出的軒轅紅被選中。
但成為特種兵的一員,對于各項技能的訓練極為嚴酷,甚至可以說,每一天都要經歷著“生死”考驗。
有一次,軒轅紅的訓練科目是從飛馳的汽車上跳下后展開射擊,然而第一個沖下去的她重心失衡,重重摔在地上,瞬間眼冒金星。
僅憑著一股堅韌的信念,她還是站了起來,隨戰友一同完成任務。晚上回到宿舍,她的上半身出現大面積淤血。不想將傷痛告訴家人的內蒙姑娘,含著淚請戰友涂抹藥水。
如果這僅僅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受傷,可接下來的日子,她幾乎每一天都要與傷病和藥水對抗。
同樣從艱苦環境中磨練出來的李善珊深知隊友的苦和累,她不會講大道理,能夠安慰姐妹的方式只是一個擁抱。
“我只會問她們來軍營到底為了什么,如果今天你連這點苦都抗不過去,那就不是特種兵,未來若真正面臨實戰時,你的國家和人民,會受到更大的傷痛。”
說完這番話,李善珊轉過身,用手捂住了雙眼……
8月24日至29日,“和平使命—2014”上合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承擔城區反恐清剿任務的女子特戰連,再一次被歷史選擇。
然而地處內蒙古中部的朱日和自然氣候惡劣,一年中最大的溫差可以達到80度,即便到了8月下旬,這里的氣溫還在頻繁上演驟變。22日的最高溫度為37度,但一場秋雨過后,氣溫突降至9度。
自三個月前入駐朱日和訓練基地以來,軒轅紅每天凌晨5時起床,要背著負重15公斤裝備進行8公里武裝越野跑,機降、攀登、匍匐、格斗、射擊等課目還會穿插進行,一天的訓練時間要在11小時左右。
除了與人斗,這群“90后”的女孩還要與天斗。
“你相信命運嗎?”
軒轅紅聽到記者的問題后,想了半天,搖了搖頭說,“不,我還是相信自己。”
她說,如果命運可以再次選擇,我依然會選擇今天的人生道路,用短暫的青春年華,造就一身“鋼筋鐵骨”。
“假如平平淡淡過一生,我寧愿留在鄉間地頭,陪著父母老去。”軒轅紅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