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也。”《孫子兵法》中的這段名言,道出了策略運用的一個重要法則:采取間接的方法、迂回的方式,往往能以最小阻力達成最大的預期。
實踐表明,戰爭的阻力主要來自敵方,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己方。改革是對既得利益的打破、已有模式的解構,因而不可能一呼百應、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種種挑戰甚至刁難。面對這種情況,誠如專家所言:軍事改革本來就是“鐵腕事業”,靠“鐵腕”強力推動必不可少。1960年走馬上任的美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制訂并推行“規劃、計劃與預算系統”,以“照此辦理、否則走人”的強人姿態,保證了該計劃的貫徹執行。數年前,美國另一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推動軍事轉型,同樣采用“不換腦筋就換人”的鐵人手腕,才使轉型規劃見到了雛形。然而,這兩位國防部長帶來的“遺憾”也值得深思。麥克納馬拉的改革因忽視對人的精神因素的提升,為后來的越戰埋下了失敗伏筆。拉姆斯菲爾德的改革因過于冒進和理想化,最后有不少被繼任者推倒重來。
由此可見,破解改革阻力,“鐵腕”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硬度”,但也容易留下“硬傷”,它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足夠的民意理解與支持。曾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的王安石,盡管抱著“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情和決心,結果卻無疾而終。他的失敗,不是因為改革的方向不對頭,而是改革的方法有問題。在沒有凝聚共識之前就強力推行改革,以致引來反彈。
“社會從未打算欣然接受任何發明”,這是大發明家愛迪生的感慨。改革恐怕更是如此。那么愛迪生如何讓社會欣然接受自己的發明呢?他頗費了一番心思,而且很講究方式方法。愛迪生推廣電時,最大的阻力是煤氣。因為當時照明都是用煤氣,電發明以后對煤氣是很大的挑戰。愛迪生害怕那些搞煤氣的企業聯手反對他,所以宣傳說電的照明只比煤氣亮那么一點點。此舉既降低了推廣電的阻力,也使用電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并最終取代了煤氣。如果愛迪生一開始就說:電是革命性的,我發明的這個電使用以后你們煤氣就完蛋了。那估計他的阻力就會大得多,也很難成功。
古人說:“求忌直也,曲之乃得。”許多事有時用直接方法去辦,不如用間接的方法繞一下辦得好。“繞”的目的之一,就是化解反對的力量、減少前行的阻力。改革有時也是妥協的產物,這種妥協,不是喪失原則,而是為了退一步、進兩步。所謂改革的共識,實質上就是通過彼此互動、互讓,形成一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軍隊素來以嚴格執行命令而著稱,素來強調“理解了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但“理解了”與“不理解”,“自覺性”與“強制性”,在執行的效率和效果上畢竟有所不同。我們推進改革,要在重視搞好動員教育的同時,在方式方法上多開拓一下思路,多講求一些溝通和變通,進而讓廣大官兵在“心的點頭”中自愿投身到改革實踐之中。這看起來雖然慢了點,實際卻可能步入了改革的快車道。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