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報 8月29日
8月下旬,廣州軍區某團堅持按照實戰要求組織專業比武競賽,設置真實環境、復雜情況,檢驗部隊通信保暢通的能力,在全團掀起了一股練為戰、考為戰的新高潮。
數據實時傳輸的網系中某裝備要素部分元件突遭“敵”破壞,且無備份,如何及時恢復網系?二營三連排長陳卓絞盡腦汁。
關鍵時刻,陳卓想起日常值勤維護中處理過類似缺少備份的情況,經過短暫思索后,他跨過“戰損”元件做了一個連接代通,最終排除故障。
像這樣的難局、險局,在此次比武中并不少見。籌備組在前期構設情況時,著眼戰場需求,在人員和裝備上做文章,設置帶背景的故障難題,考驗官兵“絕處逢生”的能力。團參謀長呂明海解釋道,通信暢通搶的就是時間,在日常值勤中他們注意梳理出官兵容易忽視的現象和問題,稍加修改后成為此次比武的難局、險局,從而錘煉官兵緊急時刻處理故障的能力。
一營三連參賽選手李寧以最快時間聯通所有要素后,交換機始終不能正常啟動,導致網絡不通,最終被判不合格。賽后檢討,原因讓人意外:交換機放置在帳篷中,由于陰雨受潮“罷工”。
比武總結檢討會上,因為人為忽視而出現的問題被一一指出。一些“意想不到”,反映出官兵戰場思維不足,打仗想當然。“雖然輸了比武,但對實戰有了新的認識,如果和假設是打不贏仗的。”李寧賽后深有感觸地說。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