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專稿:最近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試射了新型東風31B戰略導彈,國外一些媒體有一些炒作,國內媒體和論壇也有不少討論,形成了一個小熱點。
其實單純的東風31B導彈并不特別引人關注,但是如果結合近兩年中國強化戰略“核盾牌”的一系列舉措來說,就很有看頭了。之前我們曾經看到有關中國高超音速飛行載具試驗的報道,曾經看到中國進行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報道。
如果把這些報道聯系到一起,大家很可能就會產生一些疑問:中國現在發展這樣的戰略力量意義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其實講到這,就不能回避中國戰略“核盾牌”現在面臨的一系列挑戰。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所擁有的戰略核武器從數量上是最少的,而且早期的一些骨干裝備正在逐漸老化。
中國戰略“核盾牌”現在面臨兩大嚴峻挑戰:
第一個嚴峻挑戰是美國下大力氣一直推進導彈防御技術的發展,而且已經進入實戰部署的階段。
最初是美國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后來是歐洲導彈防御系統,現在美國又在積極構筑和部署亞太導彈防御系統,這樣的舉動讓原有世界范圍內的戰略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有可能會打破冷戰以來一直延續下來的大國之間的戰略力量平衡。
第二個嚴峻挑戰是核技術的擴散對中國的戰略“核盾牌”構成了新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有必要甚至急需加固自己的戰略“核盾牌”。
應對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有效方式有兩種:一是增加核武器數量,通過增加數量可以飽和反導系統,使中國的戰略核力量依然保持可靠和有效;另一個途徑就是采用技術手段,提高導彈突防能力,使中國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具備有效突破美國反導防御的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為了應對世界核技術的擴散,同時也要應對美國打破戰略力量平衡的挑戰,我們也有必要發展自己的反導技術和反導系統。
如果綜合這樣的一些背景,就很好理解我們為什么要發展新的戰略核導彈、為什么要發展新的導彈技術、為什么要發展反導技術。
中國的核力量一直保持在一個可靠、有效、規模適度這樣的狀態,這種狀態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所謂的可靠、有效、規模適度的本質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中國近年來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完全是被動的,是為了應對美國試圖打破國際間戰略力量平衡的舉動,中國是應戰者。
隨著世界戰略核力量平衡的進一步變化、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加固戰略“核盾牌”是中國為維護自己的安全利益、維護地區平衡和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必要努力。(陳虎)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