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粵東沿海某地,一場合成營進攻戰斗演練驟然打響。“對表,必須精確到秒!”廣州軍區某團二營營長何亮輕敲鍵盤,命令通過信息系統發至每一臺戰車。
士官顧克明已連續3年在對抗演練中擔任尖刀班班長,今天卻顯得有些緊張,因為這是第一次按“秒”進行協同,而能否準確把握時間是本次行動的關鍵。
空軍轟炸、海軍炮擊、陸航突襲……在何亮的指揮引導下,各種配屬與支援的兵力火器不間斷對“藍軍”發起攻擊,登陸兵力也快速達成作戰意圖。何亮告訴記者,在作戰行動中,空軍、陸航等軍兵種早已按“秒”協同,而一些步兵、裝甲兵部隊還在按“分”計算行動時間,這就像不配套的兩種齒輪,運行起來容易打滑,必須盡快實現精確“咬合”。近年來,該團大力推行精細化訓練,依托信息系統提高各級指揮員精確指揮、部隊精準行動的能力。
泛水編波、突入灘頭,各輛戰車如棋盤經緯上的棋子,顯示在信息系統的屏幕上。“要是沒有完備的信息系統,‘讀秒’指揮幾乎不可能。”何亮介紹,此次行動他們“對表”的時間,與其他兵種一樣,都來自信息系統上的自動授時功能,1秒不差。同時,在指揮車上便可以對各種兵力兵器的具體位置了如指掌,實時準確地進行指揮。
“紅軍”密集炮火剛過,“藍軍”各種火力點隨即“復活”,與此同時裝甲集群在側面實施反擊,一下打亂了二營的攻擊節奏。情況緊急,何亮臨機變換部署,同時迅速計算各分隊的火力打擊、兵力機動、補給保障等協同時間,“精確到秒”讓他忙得不亦樂乎。
演練落幕,現場復盤,連排長們為幾秒的時間節點爭得面紅耳赤。何亮感慨地說:“‘讀秒’指揮是一種嘗試,要使之真正完善成熟,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