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幾款重型炸彈,其中包括1500公斤級航彈
重達1.7噸的報廢航空炸彈,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顛簸六七十公里,這里的安全隱患有多大?如果再乘以300多枚的總量,風險系數又有多高?日前,針對某部彈藥運輸中存在的重大風險隱患,駐沈陽鐵路局長春軍代處經多方協調,敲開了民企貨場大門,實現了報廢航彈就近就便裝載運輸。
在吉林蛟河某軍用倉庫,筆者看到了這批足可裝滿十幾個集裝箱的報廢航空炸彈。倉庫主任告訴筆者,這些炸彈需經鐵路運往外地集中銷毀,可距離倉庫最近的鐵路車站也有60多公里的山路,顛簸途中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有沒有可能就近裝載?”得知相關情況,長春軍代處負責人在心中畫出了問號。經過與鐵路部門查詢核對,距離部隊倉庫不足5公里的一家民企鐵路裝載線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然而,利用民企貨場裝載報廢彈藥,這在軍代處歷史上還是頭一回,況且鐵路對軍用危險品裝載有著嚴格的限制,能不能利用這家民企還是個未知數。為此,軍代處協調鐵路貨運、安監、消防等部門對貨場裝載條件及進場道路情況進行了實地考查。各方得出的結論是,只要采取嚴格的防范措施,貨場內可以進行報廢彈藥裝載。
有了可用的裝載點,還得拿到“通行證”。企業經營的原則是避風險求效益,對于報廢彈藥裝載這種高風險低收益的“買賣”自然提不起興趣,軍代處幾次登門協商,都無功而返。近在眼前的裝載點就是用不上,軍代處為此一籌莫展。后經多方了解,他們得知企業負責人的父親是名退伍老軍人,就決定以此為突破口,扣開這家民企貨場的大門。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老軍人的積極勸說,民企貨場的大門終于向部隊敞開了。300余枚報廢航彈只用了不到10分鐘就被轉運到貨場裝車。有了好的開頭,軍代處又趁熱打鐵,協調部門與企業簽下了長期租用協議,以最低的投入為部隊建成了身邊的裝載站,消除了部隊彈藥運輸的大隱患,也促成了部隊與企業間的雙贏。(張立星康健)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