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賀蘭山腹地,夜黑風勁,陸軍第47集團軍某旅組織的夜間實兵對抗演習悄然展開。
夜幕下,多個偵察小組向“敵”防御區域滲透,運用夜視裝備精確偵察,一條條情報信息源源不斷傳回指揮所。指揮員快速研判“敵”情,縝密制定作戰計劃……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隱蔽在夜幕下的裝甲車輛迅速脫去偽裝,閉燈閉艙,互相協同,相互引導,如游龍般在戈壁灘分多路快速機動至預定作戰地域。
面對波詭云譎的戰場態勢,指揮員坐鎮裝甲指揮車,采取夜間炮兵照明射擊、步坦炮相互指示目標等方法協同出擊。主攻分隊采取交替掩護、動中射擊的戰法,以密集火力,對“敵”前沿防御工事進行打擊。坦克群集火射擊,“敵”陣地升騰起陣陣濃煙……
這是該旅緊盯短板弱項加大夜訓強度難度,著力提高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的一個縮影。
“夜訓必須與戰場對接,否則提高部隊實戰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話!”該旅領導告訴記者,由于夜間能見度低、目標捕捉難、射擊命中率低、不安全因素多,使得夜訓常常在難度、強度上打了折扣。旅黨委“一班人”感到,只有把短板拉長,讓弱項變強,才能推動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整體提升。
面對一個個制約夜間戰斗力提升的難題,他們對照大綱要求和實戰標準,梳理出先晝后夜銜接訓、先分后合綜合訓、合理搭配交叉訓、混編分組集中訓等多種夜訓方法,做到“白天熟訓、晚上精訓”,晝夜訓練互補。同時,旅里增加了夜間潛伏偵察、夜間戰場救護、夜間實彈射擊等10多個險難課目,并結合野外駐訓、重大演訓活動,加大夜間實兵實裝對抗演練的強度,檢驗夜戰戰法訓法。
一次演練,一次“會診”,指揮協同、火力打擊等方面的多個問題被揪了出來。指揮機關集體把脈徹查“病患”,基層官兵對癥下藥根除“頑癥”,部隊在一次次的實戰化訓練中得到摔打錘煉,一批夜間攻防戰斗的新戰法訓法應運而生。
本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郭崇德 通訊員 郗智聰攝影報道
圖①:坦克群進行夜間機動。
圖②:指揮員快速研判戰場態勢。
圖③:運用多種通信手段,提供實時戰場信息保障。
圖④:偵察兵對“敵”目標實施精確偵察。
圖⑤:炮兵對“敵”目標進行火力打擊。
圖⑥:官兵在近似實戰環境中錘煉夜戰本領。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