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12月11日發表霍夫斯特拉大學莫里斯-A-迪恩學院憲法學特聘教授朱利安·古的文章稱,菲律賓迫使中國承認南海仲裁的努力注定會失敗,只能會令中菲兩國敵對,甚至會適得其反,讓南海爭端更難以得到永久解決。更糟糕的是,這很可能會讓中國在處理以后的海上爭端時,不會再考慮自愿參加國際仲裁。
中國本周再次強烈重申,拒絕參加菲律賓挑戰北京南海行為的國際仲裁。鑒于中國的激進行為是引發東南亞緊張局勢的主要原因,因此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支持菲律賓的仲裁努力。但是,這種支持是一種誤導。菲律賓的“傳票”策略幾乎不可能成功,反而會讓南海爭端更難以得到永久解決。
2013年2月,菲律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規定,申請對中國提起仲裁,該公約是管理世界海洋的主要國際條約。菲律賓之所以提起仲裁申請,是因為在南海水域和島礁附近與中國政府船只發生了一系列緊張對抗。在長篇累牘的申請中,菲律賓要求成立仲裁法庭,并判定中國在南海的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美國對菲律賓的訴訟戰略表示支持,這并不意外。雖然美國盡量避免在區域領土爭端中偏袒某一方,但華盛頓一直在爭取勸說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人的利益相關者”。例如,奧巴馬總統最近敦促中國“鞏固并遵守基本的國際法則和規范”,推動中國承認國際仲裁,因為運用國際法、在國際法的框架下解決爭端是再明白不過的事。實際上,美國上周發布了一篇分析文章,尖銳批評中國南海主張的合法性,支持菲律賓的相關法律論證。
然而,支持菲律賓提請仲裁是沒有出路的。雖然中國在南海的許多行為都是挑釁且非法的,但是菲律賓的主張面臨著重大的法律障礙。中國(和許多國家一樣)拒絕將涉及海上邊界的糾紛交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制定的爭端解決程序來解決。因此,中國可能會認為,至少是菲律賓的部分主張——這本質上要求法庭承認菲律賓的主權——超出了仲裁法庭的權限。
此外,即便仲裁法庭作出對菲律賓有利的判決,中國也會有足夠貌似合理的法律論據,來譴責沒有司法權的判決是非法的。然后中國就會拒絕遵從判決。因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沒有相關的機制來對不服從判決的國家實施制裁,中國也不會為不遵守判決而面臨任何直接的、實在的懲罰。
菲律賓政府和律師強調,如果中國不服從仲裁法庭的判決,那么其名譽就會遭到損害。而且,他們還認為判決會讓菲律賓贏得區域的和國際的支持,共同對抗中國在南海的行為。這完全是一廂情愿。
雖然象中國這樣的國家如果公然駁回或違反國際法庭的判決,肯定會遭受名譽損失,但歷史表明大多數國家都經得起這種名譽損害,而且不會有嚴重后果。例如,2013年,俄羅斯扣留了一艘荷蘭籍船只,雖然國際海洋法法庭判決俄羅斯在30天之內釋放人員并返還船只,但俄羅斯對這項命令置之不理,等了近一年才最終釋放扣押的荷蘭籍船只。對此,俄羅斯幾乎沒有遭到什么長期的名譽損失,僅僅在兩個月之后就舉辦了盛大的奧運會,而且國際社會并未感到大驚小怪。
1986年,聯合國國際法院判決美國撤回對尼加拉瓜游擊隊和尼加拉瓜港口采礦業的支持,美國公然違抗這項明確的判決。雖然美國受到聯合國大會的譴責,但聲譽影響極小,而且很快就被忘掉了。2008年,美國再次忽視了國際法院的一項判決,這次判定的是美國未能就墨西哥違反條約義務而停止對其實施制裁。這一次,美國甚至都沒有得到聯合國大會的譴責。
在這些案例中,不服從判決的國家都能用花言巧語、甚至是有說服力的挑戰來對抗國際法庭的司法權。這些國家所主張的法律論據雖然被國際法庭駁回,但是還是為他們不服從判決提供了持續的理由。中國也同樣會這么做,而且甚至還會引用美俄的判決先例為自己辯護。
因此,菲律賓的訴訟只會成功地與中國樹敵,但并不能改變其行為。更糟糕的是,這很可能會讓中國在處理以后的海上爭端時,不會再考慮自愿參加國際仲裁。
這將是特別令人失望的,因為自愿參加國際仲裁一直是解決類似海上爭端的有效手段。前不久,印度和孟加拉國解決了在孟加拉灣長期存在的海洋劃界爭端,這兩個國家所依據的仲裁程序,正是菲律賓試圖用來對抗中國的程序。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度同意用仲裁法庭司法權來劃分海洋界限,并未對仲裁司法權提出質疑。
美國也曾利用自愿參加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了與加拿大在緬因灣長期存在的海上糾紛。在這兩個案件中,當事方都服從判決,至少在美加案例中是如此,也讓長期紛爭得以穩定地解決。這種自愿參與的仲裁(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強制機制形成對照)更容易成功,而一方利用聰明的法律策略(如菲律賓)來拖拽另一方(如中國)參與的非自愿仲裁,往往不會有結果。
一定程度上由于國內的保衛所有領土的民族主義壓力,中國還遠未達到將仲裁視為解決海事糾紛的合理方式的地步。鑒于中國目前在媒體上大肆譴責菲律賓的仲裁是非法的、不合理的,將來要中國承認任何形式的國際爭端解決方式,可能都會更加困難。
這就是為什么菲律賓迫使中國承認仲裁的努力注定會失敗、甚至會適得其反的原因。在仲裁之前,菲律賓面對中國時不會比以往更有利,而且即便是贏得了判決也會如此。同時,《國際海洋法公約》的爭端解決機制的所有公信力和有效性都會受到質疑。至于美國希望中國“鞏固并遵守國際法則和規范”的目標,那就更不可能實現了。(知遠/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