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慶放下北京的舒適生活回到老家,帶領鄉親們養牛創業。圖為他13日夜10時,一手打手電,一手拿木棍巡牛棚。趙琦玉 曾強 攝
開欄的話
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和省委宣傳部的安排,從今天起,南方日報隆重推出“走轉改”活動的升級版——大型主題采訪系列活動并開設“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專欄。我們的記者將扎根基層、深入群眾,去傾聽,去觀察,去感悟,去生動講述中國道路的故事、經濟社會發展的故事、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故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普通中國人追夢圓夢的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我們將陸續向大家推送一組精彩報道。
今天,我們推出首個子系列《老兵新傳》首篇,講述毛主席警衛員如何回鄉當起了“牛司令”。報社領導張東明、王垂林率年輕記者,驅車數百公里,來到“牛司令”的農莊,零距離真切感受這位平凡“老兵”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東方吐白,山里的寒氣開始散去,西江邊的千畝灘涂草場在晨曦中慢慢清晰起來。
12月14日,云浮市云安區都楊鎮珠川村,一位白發老人在寒風中開始了他一貫的早課——100個俯臥撐、5分鐘長棍、5分鐘雙節棍。
晨練后,老人迎著朝陽升起了五星紅旗。
這位滿身散發著牛糞味的老漢叫李連慶,他曾經在毛主席身邊當了19年警衛員,主席逝世后,他又當了葉劍英元帥10年的衛士長。
2008年10月,離休多年的李連慶放棄在北京的舒適生活,回到廣東老家——高要市祿步鎮樟路村委會荷路村。在一舉改變老家“臟亂差”的面貌后,又來到小河對面的云浮山區,創辦云浮星耀畜牧有限公司。
63年前,他的夢想是參軍報國,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今天,他的夢想是反哺家鄉,改變鄉親的生活。
“過樹龍”李連慶
日頭漸漸升起,空氣中散發出養牛場特有氣息,牛群開始躁動,發出“哞哞”的叫聲。
李連慶吃完兩塊蒸紅薯,和工友們一起打開牛棚放牛下山。看著數百頭牛出棚后,他心滿意足地手捧茶杯走進辦公室。
簡陋的辦公室,墻上正中是一幅毛主席畫像,畫像兩邊是他與毛主席、葉帥的兩幅合影。
1951年秋,李連慶19歲。剛剛成年的他,作出了一個讓全村人吃驚的決定——響應號召應征入伍,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而11歲就喪父的他,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
因身手敏捷,李連慶被村民們稱為“過樹龍”。“過樹龍”是南方山林中一種無毒蛇,性情溫順又動如閃電。
“過樹龍”李連慶做出這個閃電般的決定,甚至沒向母親征求意見。
“國家有需要,家里再困難也得克服。聽了我的話,母親沒吭聲。過了幾天,辦完報名手續,我背起包袱就去肇慶軍分區報到了。”李連慶回憶說。
1957年李連慶即將退伍時被選拔到中央警衛團,成為毛主席的警衛員。這個連拼音都不會的山娃娃,一邊當警衛一邊參加學習班,他學會了普通話,拿到了高中文憑。毛主席逝世后,擔任了葉劍英元帥的衛士長。葉帥逝世后,他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工作。
2008年,76歲的李連慶又做出了一個閃電般的決定。
這一年春節,李連慶的兒時玩伴陳日明到北京探親時,專程到家中敘舊。說起落后的山村,陳日明老人連連搖頭。荷路村只有410多人,村集體年收入不到3000元,村民懶散,賭博成風。
李連慶心中翻江倒海,萌生了回老家做點事情的念頭。老友一走,他就向妻子、兒女“通報”了這一決定。
“全家人都表示難以理解。但我總感覺家鄉在呼喚我,鄉親們在呼喚我,大家有需要,我就回家鄉來了。”
2008年國慶節后,李連慶帶著省吃儉用的所有積蓄,帶著家人的“不放心”,孤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