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2月27日電(吳登峰 曹謙 丁小峰)畢生立志呵護“戰鷹”翱翔天空,即使在生命進入倒計時后,仍指導課題組完成8項科研任務——他叫馬登武,中國海軍航空裝備技術保障專家,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教授。
拼命教授
這一年,馬登武出國留學,第一次接觸到了機動性能更強、數據處理更快、打擊距離更遠的新一代戰機。
武器裝備的代差給了馬登武內心巨大沖擊。“差距這么大,我們再慢慢騰騰邁著老爺步,就是歷史的罪人!”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相關領域前沿知識,空閑時間都留給了圖書館和學術講座。
回國后,馬登武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個小時以上,翻譯、制作了200多萬字的資料和課件,向學生系統講授新一代戰機的知識。如今,他的學生已成為科研戰線骨干,活躍在海軍主戰飛機、航母工程等前沿領域。
“這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人,他爭分奪秒只想著能早一天強軍興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院長李鳴說。
某新型戰機首次裝備海軍部隊,馬登武主動請纓,要在該型飛機自主化保障領域闖出一條新路。他打起背包來到偏僻的部隊駐地,每天早出晚歸,中午饅頭就咸菜應付一下,只要飛機“有空”,立即見縫插針跑電路、測試芯片。對新型戰機全部軍械系統、數十個部件的所有電路進行“解剖”,他帶領團隊研發出多種監測設備,實現了該型戰機軍械系統完全自主保障。
這些年,馬登武先后主持完成數十項科研課題,成果全部應用于海軍新一代戰機、航母部隊,部隊使用滿意率百分之百。
平民專家
那年冬,一架新型戰機軍械系統出現故障。接到電話,馬登武立即踏上南下的火車。站了一夜,趕到部隊時雙腳都腫了,他卻一頭鉆到機翼下:“飯不吃了,多準備些饅頭!”
沒有暖氣的機庫,里外一樣冷。整整兩天,故障原因找到了。通過此次排故障,馬登武還發現了該型飛機武器發射電路設計的缺陷,給部隊維護保障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見教授手上裂出幾道口子,給他打下手的小戰士買了一盒凍瘡膏。馬登武舍不得用,他說,別小看這盒膏藥,這是戰士給我們科研人員最好的褒獎。
不為立功評獎,只求部隊實用。馬登武告誡學生:“軍人搞科研,滿足打仗需求是唯一標準,不實用、不管用的課題我們一個也不搞!”
某型軍械系統測試設備無故障定位功能,嚴重制約戰機戰斗力提升。這個課題不可能獲大獎,但在馬登武看來很重要。缺少資料,他就走訪部隊,把半米厚的檢修記錄翻了個遍;缺少人員,他就帶著學生加班加點;缺少經費,他就借宿村民家。
3年后,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軍械系統測試設備問世,大幅提升了新一代戰機軍械系統的自主、快速保障能力。
黨的兒子
某型艦還未入列,馬登武就瞄準了這一前沿性課題。
該型艦很多艙室需要攀爬垂直舷梯,一些艙室入口得屏氣收腹才能勉強鉆進去。馬登武一個艙室一個艙室地鉆,一寸一寸地量,依據這些數據研制出航空保障模擬器,為該型艦培訓了半數以上的航空保障人才。
2013年3月,馬登武在進行艦載機航空保障調研時突然體力不支。醫院確診:肝癌晚期。回到學校,他只告訴學生要出趟長差,并對手頭的工作做了交代,然后破天荒地早早回家,陪妻子一起打掃衛生。
治療期間,馬登武仍緊跟課題進展。為博士生張真輔導學位論文時,膽管堵塞的他忍著劇痛逐段審閱,爾后因體力嚴重透支昏睡一天。
“他心中始終裝著部隊、裝著裝備、裝著學生,唯獨沒有自己!”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政委龔理華說。
2014年3月15日,馬登武交完最后一筆黨費后,平靜地離開了世界。這一天距離他的50歲生日還有100天。
彌留之際,他仍在念叨:“飛機的事,趕快去辦;檢測車,拖到跑道上了嗎?”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