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隊科研人員,目光必須始終緊盯未來戰場!”這是南京軍區某工科所官兵的口頭禪。據該所所長華瑞平介紹,近年來,他們堅持“研為戰”,聚焦打勝仗要求開展科研攻關,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連續5年榮獲全軍國防工程建設管理先進單位、2次被評為全軍武器裝備技術革新先進單位,圓滿完成上海世博會與南京青奧會安保等重大任務。
惡劣天候也是檢驗裝備性能的好時候
2014年7月,臺風“麥德姆”逼近東南沿海。
當時,由副所長王尚龍領銜的某新型沖鋒舟瀕海試驗,正在緊張進行中。
風暴前夕,天空烏云密布,海面濁浪翻涌,強風裹挾著豆大的雨滴,一波接一波砸向大地,打得碼頭上的地板劈啪作響。面對三級海況,王尚龍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準備帶2名同志進行海上試航試驗。
“海上風高浪急,你們不要命了?”負責保障的兄弟單位,對他們這一近似“瘋狂”的舉動再三勸阻。然而,王尚龍卻堅持:“惡劣天候正是檢驗裝備極限性能的最佳時機,這趟海值得出。”
海面上,小舟像一片樹葉,在波峰浪谷間起伏飄搖。盡管臉龐被海水打得生疼,胃里如海浪一般翻涌,但他們仍咬緊牙關馳騁200多海里后安全返航,獲得了諸多第一手寶貴資料。
工科所官兵的骨子里,都有一股子倔勁。某型防步兵雷場清障車研制進入掃雷試驗階段,保障單位與工科所在用不用真雷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所里態度堅決:埋設真雷雖有風險,但能檢驗裝備的真實性能。試驗中如果聽不到爆炸聲、聞不到硝煙味,研制出的裝備上了戰場有誰敢用?
“轟……”爆炸激起的碎石泥塊直躥半空。此次試驗,該所官兵親自操車,10枚隨機布設的真雷,9枚被掃除,1枚被擊碎。
平時耍滑頭,戰時就要吃苦頭
深山溝里的某重大國防工程工地,昏暗封閉,不見天日,濃密粉塵讓人呼吸都很困難,刺耳的噪音更惹人心煩意亂。
已經50多歲的該所副總工程師徐忠勇擔任工程技術改造負責人,每天要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呆10個小時以上,還經常爬上3米多高的天花板,鉆到2米多深的地溝,幫助施工人員解決技術難題。
在一次全軍性重大軍事演習中,徐忠勇帶領工程應急處置小組檢查節點千余處,排除故障數十個,確保工程內電不閃一次、溫不差一度、水不斷一秒,受到總部首長機關的高度評價。“保障打仗就像釘釘子,只有把每顆‘釘子’釘牢釘實,才能讓戰斗力穩固起來。”徐忠勇如是說。
為提升部隊在岸灘水網地域通行能力,他們集智攻關研發了某輕質路面器材。進入極限載重能力試驗階段,項目組卻發現參試的主戰裝備重量達不到試驗要求。
此時,有人認為跨區協調裝備太繁瑣,從周邊部隊調幾輛坦克,開上路面軋一軋就行了,何必那么較真。
“平時耍滑頭,戰時就要吃苦頭。”項目組在上級機關的協調幫助下,從某學院調來了重型坦克,確保試驗數據翔實可靠。
“彩紙再美,也禁不住烈火的炙烤;虛花再艷,也結不出勝利的果實。”該所先后收獲了近200項科研成果和國家專利,60余次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每項成果都與戰場緊密掛鉤,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斗力。
決不讓細節影響勝利
有這樣一種理念深烙在工科所官兵心中:軍事科研是項“細活”,猶如一根根發絲牽著戰場的千鈞重任,不容絲毫馬虎。
某型掃雷車研制臨近尾聲,項目組成員卻對剛剛驗證出的掃雷率眉頭緊鎖。這項數據雖居于國際同類機械掃雷產品前列,但與實戰需求還有差距。
面對難題,項目組組長王清潔帶領團隊反復觀察掃雷鏈錘打擊地面過程,采取數字模擬與理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反復演算鏈錘接觸雷殼時的狀態。連續劃禿幾十支鉛筆后,終于得出鏈錘轉速與掃雷車行走的最優匹配關系,有效提高了該型掃雷車的掃雷率。
“數據上的細節能夠左右項目成敗,戰場上的細節疏漏可能將決定戰友生死。”總結大會上,王清潔的話引起大家深思。
為減輕某新型沖鋒舟自重,項目組決定為駕駛室換裝更薄的防彈玻璃,但防護水平不能下降。他們把樣品帶到靶場,用不同口徑槍械在不同距離上對其直射。盡管樣品沒被穿透,也沒飛濺,但他們又將其放到高倍放大鏡下仔細觀察。這下看出了問題:樣品第五層的材質上出現了細微鼓包。
按產品設計要求,材質層絕不能有任何瑕疵。“這個極不起眼的鼓包,上了戰場可能會讓戰士付出生命。”工程師任永剛較起真來,為此,他在3個多月里5次赴北京,先后試驗了多個樣品,重新選定合適型號,確保性能達標。(駱凌劍 何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