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戰區的“一號文件”說了什么?【3】
投身改革大考就是打一場大仗,聽不聽招呼,能不能打贏,都是對軍魂的拷問
一朝承諾于心,三軍踐諾于行
五一前夕,當我們來到冀中平原,走進陸軍第27集團軍軍部曾經駐扎了46年的老營房時,這座老營院的高大白楊再度枝繁葉茂。5個月前,這個集團軍剛剛從此地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66年前,朝鮮,這個軍的前輩官兵冒著-41℃的嚴寒,惡戰長津湖10晝夜,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一舉扭轉朝鮮戰局;
18年前,九江,洪水把大堤撕開了長達57米的決口,前面幾次努力都沒能堵上。危急關頭,上級點名把該集團軍官兵從千里之外調來,他們連續奮戰4晝夜,成功封堵決口……
移防,同樣是一戰;考驗,同樣是軍心。官兵們要離開的,是一座駐守近半個世紀、現有70%以上干部士官安家置業的城市。
我們佇立在這座已進駐了新的部隊的院子,聽嘩嘩作響的楊樹葉講述它們親眼見證的一幕——
2015年12月14日深夜,第一批人裝離營,駐地城市已然入夢;23日早晨,第二批繞城而過,交警以為部隊在正常拉動;27日凌晨,最后一批人員裝備離開駐地,道路兩旁、小樹林里,默默地站滿了軍嫂軍娃……
我們試著體味那一刻沉默在車廂里的官兵的心情,可與當年紅軍離開瑞金時相仿,又與后來解放軍離開西柏坡時相似?
無獨有偶,空軍某導彈營從塞北移防南疆,從都市側畔到邊陲小鎮,駐地一躍千萬里,困難多如萬重山,但官兵們那股子萬里赴戎機的軍人氣概,讓父母妻兒贊嘆,讓兒女情長汗顏。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毛澤東17歲時寫的詩。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改革啟動6個月以來,這詩意化作軍旅之路,一路受軍魂洗禮的人民軍隊,在壯麗山河間上演著改革聞令而動、強軍令出必行的壯闊活劇。
聽黨指揮,一朝承諾于心,三軍踐諾于行。
生活難免“油鹽柴米”,人生須有“家國大義”
2月5日,距農歷丙申年春節僅剩3天。浙江舟山軍港,接回了出海309天、航程5.23萬海里的海軍152編隊。
剛剛走出遠海大洋的風浪,東海艦隊保衛處干事李應猛又迎來了人生的風浪。走下舷梯,迎接他的是戰友親人,還有一紙調令:調任剛剛成立5天的東部戰區政治工作部保衛局干事。
其實,還在波峰浪谷間顛簸時,李應猛便接到組織的電話征求去留意見,有4個選項:留在艦隊機關、到基層部隊任職、平職調到戰區機關,最后一個是轉業。當時他只有一句回答:“聽組織的。”其實,他心里對這4個選項有個排序,“去戰區”恰恰排在最后……踏上祖國大地24小時后,他打起背包,告別家人,奔赴南京。
改革強軍,有多少個“李應猛”啊!
這場改革,波及面之廣、之深、之遠,堪稱我軍史上之最。這樣的大潮中,部隊打散、重組、轉隸、撤消,人員調動、遷徙、轉崗、沉浮,波瀾壯闊的改革宏圖下,是一支支部隊的命運、一個個鮮活的人的命運,是這一代中國軍人的抉擇與擔當。
從東南到西北,我們在蘭州見到了西部戰區空軍某通信團工程師雷紅霞,在一個“突然缺了很多男人”的院子里,這位42歲的女軍人淚在心里、笑在臉上。
她的愛人叫劉昕,原蘭空政治部組織處副處長。“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后,去年9月雷紅霞再次懷上了孩子。結果沒想到,一紙命令,原蘭空、成空機關合并組建西部戰區空軍,丈夫劉昕奉命分流。
讓老公留還是走?剛懷上的孩子要還是不要?糾結、爭執,多少個不眠夜之后,丈夫的一句話點醒了雷紅霞:“別忘了,你是軍嫂,也是軍人!”
戰爭歲月,炮火硝煙是軍魂的“顯影劑”;和平年代,生活難免“油鹽柴米”,人生卻有“家國大義”!中國軍人,在“大我”與“小我”的考卷上,寫下了無聲而有形的“軍魂”。
面對改革強軍,我們當有這樣的軍魂之憂:當年一路流血、一路犧牲的軍隊來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盛世面前,生死威脅遠去,血火熬煎遠去,醉享太平的危險卻撲面而來……
面對改革強軍,我們當有這樣的軍魂之問:當年扛得住子彈洞穿、經得起刀劈火烤的骨頭,當年拖不垮、打不爛的理想信念,在兒女情長、歲月蹉跎面前熔化了幾多鋼、消解了幾多鈣?
面對改革強軍,我們當有這樣的軍魂之思:守住根,才能守住魂;守住魂,才能守住家國己任!
改革大幕開啟6月有余,關于軍魂的暮鼓晨鐘無時不在拷問。答卷如何?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如果要評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話,應該屬于:中國軍人。
(丁海明 張良 《解放軍報》2016年06月13日 02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