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隕石協會“爆料”稱,俄羅斯“宇宙-2495”軍用偵察衛星爆炸,并列出大約30份“目擊者”報告以佐證,9月12日,美軍發言人再次證實這一消息。然而,俄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9日通過官方媒體對這一消息予以否認,稱“俄羅斯衛星集群正常運轉”。俄美各執一詞,為“宇宙-2495”的去向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公開資料表明,“宇宙-2495”屬于俄“琥珀/鈷-M”系列高分辨率成像偵察衛星,是俄現役近百個軍用衛星之一,與其他返回式膠卷偵察衛星、光電傳輸型偵察衛星、電子情報衛星、導彈預警衛星等共同組成了龐大的偵察衛星體系。上世紀80年代,“琥珀/鈷”衛星曾是蘇聯主要的偵察衛星,但在軌壽命較短,只能定期向地球發送航天偵察照片,不能及時提供作戰所需的實時圖像,因此,“宇宙-2495”正逐漸被更新型的光電傳輸型偵察衛星所替代,并非如某些西方媒體所言是“最先進的偵察衛星”。當然,在未“報廢”之前,所有的在軌航天器都是“可用之才”。
一顆衛星的命運引發如此強烈關注,折射出軍事強國日趨激烈的制天權之爭。隨著新軍事革命的深入發展,軍事航天系統在近幾場局部戰爭中被廣泛運用,并顯示出巨大優勢。與其他戰場相比,太空具有高、遠優勢,能對其他戰場的作戰行動產生重大甚至決定性影響。
作為空間軍事領域當仁不讓的“霸主”,美軍將獲取太空優勢看作實施聯合作戰的先決條件。在綜合國力相對下降的情況下,美軍更加重視作戰手段的質量建設,力求以“有”制“無”,以“精”制“多”。其“空海一體戰”等新軍事理論強調太空的作戰運用,使傳統的空戰和防空作戰產生了革命性變化。
俄羅斯是僅次于美國的航天大國,其軍事航天力量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的戰略擠壓下,俄軍對于空間力量的戰略地位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認為從空天展開的行動將決定未來戰爭的全局。為此,俄高層于2011年底成立空天防御兵,朝著建設空天一體防御體系的目標跨出一大步。
謠言也好,真相也罷,西方媒體不遺余力地宣傳,已成功營造了“俄羅斯衛星在美國上空爆炸”的輿論氛圍,而這恰恰為美國正在發展的空天作戰手段提供了絕好的借口,也使得在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掰手腕”的俄羅斯形象損失不少。俄軍方奮起還擊與西方媒體打“口水仗”,實際上是在竭盡所能對西方媒體的“抹黑”進行“漂白”,以此證明其制天權并未被剝奪,“核心”戰略能力不容置疑。
相信,在軍事大國空間爭奪戰日趨激烈的今天,類似的事件還會不斷涌現,有關“宇宙-2495”的爭論將只不過是這場爭奪的一段插曲而已。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