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和地緣在人類史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是山川、河流、沙漠等,地緣是一定地理條件下的國家關系、政治秩序和人文格局,地緣是人類能量、行動和建功立業的力場。
當海洋作為一種地緣力量在16世紀突然爆發后,很短時間里它就席卷了世界政治舞臺,人類從區域歷史走向了世界歷史。世界因此成為一個星羅棋布的棋盤,政治家的每個行動,都要考慮棋盤上所有的棋格。之后,西方地緣政治學開始萌發,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提出了“國家有機體”“生存空間”,認為國家的興盛需要廣闊空間,只有海洋才能造就真正的世界強國。1917年瑞典政治學家哲倫接受了拉采爾的思想,首創“地緣政治學”,提出強國才有生存空間,而強國的主要條件是內部凝聚力和外部交通。美國馬漢的“海權論”指出要關注歐亞大陸,認為美國應該與英國、日本這樣的歐亞大陸邊緣強國共同合作對抗處于歐亞核心區域的強國。
中國自古將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當作王者之法,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但幾乎一直面向陸地背向海洋,走的是一條“內部擴張”的道路。近代中國既缺少西方自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航行世界的全球認知,又沒有產生地緣政治學的基礎性學科地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的整體積累,因此視野始終在地理層面徘徊而無法上升到地緣高度。魏源是近代中國海洋觀念開風氣之先者,卻很少談到國家間的地理關系。而中國屈辱的近代史告訴我們,拘泥于自己的幾個棋格,終將被有全球視野的棋手吞沒。今天我們應當以地緣戰略的視野來思考海洋問題,實現對海洋認知的新超越。
從陸海兼備的大背景中,認識中國海洋問題的戰略特性。中國是歐亞大陸和亞太地區的重要大國,處于陸權和海權之間的樞紐位置。著眼未來,歐亞大陸上陸海兼備的國家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歐亞大陸國家間發生大的沖突特別是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相互威懾力加強、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記憶、網絡時代輿情力量的上升等,都是重要的戰爭制約條件。高鐵等交通手段、網絡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市場的力量和人群的流動,又會推動歐亞大陸幾大文化系統的交融,有可能出現新的整合發展高潮,其基本走勢是東西對進,南北協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把握趨勢、引領潮流者將占得先機和主動。而最有希望把握此潮流的國家,是陸海兼備之國。
在整個亞太地緣大格局中,審視西行海上戰略通道問題。通道問題至關重要,國家的興衰與交通革新密不可分。由于西太平洋海區存在兩條島鏈,加之南海與印度洋主要靠馬六甲海峽連通,中國的近海處于半封閉狀態,海上通道問題從近代以來一直是非常重大的戰略問題。近代地理學家受眼界局限,對海上通道安全問題關注不多。今天,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格局已經形成,西行海上通道成為支撐國家利益快速拓展的重要平臺和媒介,對于中國的戰略意義又有了新的實質提升。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經過南中國海運輸的天然氣相當于全球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二。這條能源供應線對日本、韓國、中國尤為重要,可以說是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而這一通道所面臨的安全威脅也日益突出。相對于中東、非洲能源產地而言,中國處于這一海上戰略通道的下游,更容易受到上游國家的控制,具有更多的安全問題。因此,著眼亞太地緣大格局來維護西行海上戰略通道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從地理走向地緣的過程是認識自己、認識他者和認識世界的過程。海德格爾說過,只有通過學習異己之物才能真正學會運用本己之物。對中國來說,這需要學習的異己之物就是海。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