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火箭炮實射瞬間。楊廣輝攝
盛夏演兵,濟南軍區某炮兵旅遠程火箭炮營實彈射擊面臨重重考驗。
這一炮能不能打?大漠上剛剛還月朗風清,轉瞬即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氣象條件超出射擊臨界值,F場觀戰的一位炮兵專家坦言:“操炮20多年,這樣惡劣的條件還是第一次遇到!
這一炮要不要打?他們即將進行的,是某新型遠程火箭彈的首次試射,事關我陸軍遠程火力打擊能力的提升,各級高度關注。有人提醒他們:“暫時停止射擊有充足理由,打不好丟的可不只是面子!”
“戰爭不會選擇天氣,我們有信心完成任務!”全營官兵沉著應戰、精準射擊,一舉創造我軍遠程火箭炮系統射擊新紀錄。
。這支組建僅6年的新銳力量,5次開創我軍遠程火箭炮系統訓練先河,出色完成10多項重大演習任務,鍛造出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新質鐵拳”。2014年,該營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從火箭炮到火箭炮系統,“一詞之差”的距離有多遠?新裝備入列帶來的挑戰,呼喚能力素質的升級再造——
在陣痛中重塑自我
從火箭炮到火箭炮系統,“一詞之差”的距離有多遠?答案,就在遠程火箭炮營換裝轉型的艱難歷程中。
2009年5月,時任營長王海濤從集團軍領導手中接過新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的“點火鑰匙”,從此拉開了該營換裝的序幕。當官兵們登上炮車時,眼前一件件高新技術裝備既讓大家興奮不已,也讓大家心生不安。
興奮的是,天天想著盼著的信息化裝備終于成為手中武器,打贏未來戰爭有了“抓手”。而擔心的是,新裝備與過去的火箭炮“相貌”雖然相近,“基因”卻大相徑庭——
以前的火箭炮講求快和猛,而新型遠程火箭炮系統更注重精準,操作動作細到分秒,到位才是最高標準。廠方專家介紹,一個“違章”動作輕則導致線路燒斷、設備損壞,重則讓裝備癱瘓、系統崩潰。
以前的火箭炮操作直觀易懂,大多采取“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實踐中培養人才,而新型遠程火箭炮系統要求操作者必須了解和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一堂課下來,官兵們聽得目瞪口呆……
“遠火,遠火,真叫人上火!”從這段順口溜中,不難看出當時官兵所面臨的困境。第一次上車操作,官兵們升起了炮筒卻收不回去,不斷閃爍的紅色報警燈讓大家忐忑不安:是不是把裝備搞壞了?向廠家求援才發現,原來是一個參數輸入錯誤。兩個月后,旅里組織階段性考核,全營半數以上官兵不及格。
新裝備入列帶來的挑戰,呼喚能力素質的升級再造。該營官兵在“陣痛”中清醒認識到,必須從零開始、重塑自我。
光電技師樊濤得知駐地有家先進的電子企業,經請示上級批準后,利用晚上時間到這家企業當“學徒工”,每晚工作6個多小時;為了掌握火箭炮彈道的計算、諸元的裝定,營指揮車班長顏玉超把業余時間用在訓練上,自己戴上了近視鏡,新裝備卻裝上了“千里眼”……
重塑之艱,有數據可以佐證:新裝備入列不到4個月,官兵們用光了營里1年的用電指標;短短半年,全旅年度油料儲備被他們耗盡。如今,該營80%的官兵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資格考試,一批電氣工程師、信息工程師脫穎而出,成為駕馭遠程火箭炮系統的行家里手,濟南軍區表彰他們為“人才培養先進單位”。
伴隨著能力素質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的自我重塑,該營創造出新裝備形成戰斗力的驚人速度——新裝備列裝僅一年,他們便在首次實彈射擊中實現首發命中、發發命中,打出全軍同類部隊的最好成績,宣告新裝備列裝當年初步形成戰斗力,濟南軍區為他們記集體一等功一次。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