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3日電日前,有臺灣媒體爆料,臺灣方面將不再購買美國的F16C/D戰機,不過臺當局防務部門稱報道不實。對此,美國《僑報》近日發表文章稱,美國對臺軍售從來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美國何以在潛艦和戰機軍售臺灣的議題上出現遲疑,臺灣朝野也應有所體會,臺灣朝野也不必再一廂情愿。
文章指出,臺灣原打算購買美國F16C/D改良版,但美國拖延多年,等同拒賣,臺灣軍方只好死心。這則消息見報后旋遭否認,和軍方關系密切的藍營“立法委員”林郁方說,基于提升性能的考量,有意轉向采購性能更好的機種F35B。
文章稱,美國從來沒有說死不賣F16C/D,但就是沒有進度,這不是特例。十幾年前說要軍售潛艦給臺灣,等到今天,就是等不到。就算美國愿意賣,臺灣也能提出采購案,林郁方說,真要拿到F35B,也要等上20年。不論今天的軍事科技日新月異,一架F35B單價要36億元(新臺幣,下同),若包括所有戰備和后勤,可能要75億元,已非今日臺灣經濟實力所能承擔。
這不僅是一道臺灣不買還是美國不賣臺灣F16C/D戰機的議題,而且還涉及東亞以及南海形勢和中美戰略對話、互動。
文章認為,今天兩岸既已進入和平發展階段,臺灣建軍備戰的意義自然要有不同思維。美國對臺軍售從來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美國何以在潛艦和戰機軍售臺灣的議題上出現遲疑,臺灣朝野也應有所體會。
文章說,單就大陸、美國、臺灣地區互動觀察,這是一個不等邊的復式三角互動,既有絕對值的比較,也有相對值的計較。兩岸關系就今天可以預見的將來觀察,只可能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運作,美國若逕自破壞此一框架,必要先考量中美、“臺美”關系的未來如何維系,有無更多選項。
臺灣固然還會出現政黨輪替,不論藍綠,都不可能擺脫兩岸地緣因素,以及更密切的文化和語言聯系,一個大中華經濟圈其實早已成形。今天雖然在一時之間還談不上政治交流和談判,但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只要進入來自第三方的對臺威脅或緊急狀態,必然會產生需求。
臺灣有無戰略價值?文章認為,對美國軍售臺灣言,這是一個兩難題,單論戰略意義,臺灣確實很重要,不論從經貿或戰略戰術圍堵,都很有意義。但美國也深知在戰略上聯結日韓或菲越,都是雙邊關系,唯獨“美臺”之間還有中美核心利益的直接沖撞。中美在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美國重返東亞再平衡,當然是找最廉價的聯結,且要排除最昂貴的風險。
文章強調,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從臺灣攫取戰略利益,不會樂見兩岸愈走愈近。“臺美”之間的軍售關系或可如此看待:美國之于兩岸未必有偉大的政治家,但在策略上絕對精明,臺灣朝野也不必再一廂情愿。(王靖)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