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山上飛石,請時刻留心觀察。”剛要靠近施工現場,擔任施工安全員的下士羅海壽就趕緊上前提醒記者。塌方路段位于半山腰,一邊靠峭壁,一邊臨深淵,不僅飛石、滾石多,還極易發生滑坡、山體垮塌等次生災害,官兵在此施工風險極大。“這塊巨石就是昨天施工的時候突然掉下的,幸好沒有砸到人。”羅海壽指著一塊幾十噸重的石頭告訴記者,新掉下的巨石將昨天基本疏通的路基再次損毀,官兵們為此又重新開始奮戰。
“位于逼仄峽谷中的然烏溝又被稱為‘斷魂谷’,是支隊保通范圍內九大險段之一。”二支隊總工程師李世杰向記者介紹,支隊官兵共擔負川藏線上800公里路段的養護保通任務,其中有400多公里路段穿行于懸崖絕壁,有100多公里路段處于無人區,沿線雪崩、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發。像然烏段這樣的應急搶通任務,支隊幾乎每周都會接到。
在靠懸崖一邊的路基上,四級警士長彭斌斌正操作挖掘機清理碎石,挖掘機一側的履帶幾乎跟路基邊緣平齊,如果邊緣路基出現塌陷,有可能會墜入深淵。施工間隙,記者問彭斌斌是否感到害怕。彭斌斌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我當然知道這很危險。當年,我的一位戰友就是在搶通道路時,因為路基邊緣滑坡,連人帶裝摔下山崖犧牲的。但機械在道路邊緣可以將道路內的土石一次性刨進深淵,是機械工作效率最高的位置,為了節約搶通時間,我們大多都會選擇在這個位置施工。”
支隊官兵敢于冒險,源于充分的安全措施。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了確保官兵施工安全,支隊采取了多項措施:派出安全觀察員、配發防護裝具、制定各類突發情況應對預案。
經過官兵奮力搶修,20日19時許,山體塌方被清理完畢,中斷兩天的道路順利搶通,交通恢復正常,車輛和行人可以正常通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自1996年進駐川藏線,成為我軍第一支以公路保通為使命的專業化養護部隊以來,武警交通二支隊一代代官兵前赴后繼,繼承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甘當路石、頑強拼搏,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使川藏公路平均拓寬了1.8米,通車時間由接管之初不到半年時間逐年延長,通行能力不斷提升,成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維護民族團結的文明線。
(本報西藏扎木10月20日電)
上圖:10月20日,武警交通二支隊官兵全力破拆和清理塌方,成功搶通道路。劉興勇 攝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