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南京軍區網絡電視臺這個“新生兒”呱呱墜地時,迎來的第一個挑戰是每周推出3期全景式反映部隊工作的電視節目。
這個在今天看來并不太難的任務,當時卻讓編輯張磊眉頭緊鎖。因為那時的編輯部里,許多人都是剛接觸這項工作,手里的設備還沒摸透,只能一手拿說明書,一手按操作鈕。
網絡這道門檻,能不能跨過去?每一步幾乎都是一個踉蹌,每一天也都迎接著成長。1000多個日夜的積淀,讓這個網絡電視臺在南京軍區落地生根、枝繁葉茂,連續數月在軍區政工網欄目點擊量排名中名列前茅。在曲折中前行,也讓這群年輕的網絡視頻編輯們懂得:所謂門檻,邁不過去是檻,邁過去就是門。
從“趕鴨子上架”到全能型“臺柱子”,“菜鳥”們歷練出一雙雙飛翔的翅膀——
有夢想誰都可以了不起
會主持、會視頻剪輯、擅長策劃……“全能型選手”崔賀林,被同事們稱為“臺柱子”。誰能想到,崔賀林剛到臺里時,不懂電視,沒干過新聞,也不會網絡技術,完全是個“三無”人員。僅僅因為文字功底不錯,加之網絡電視臺新組建人手緊,他才被“趕鴨子上架”。
崔賀林是臺里一群年輕人的縮影——剛來時大伙都是“菜鳥”,全靠著鍥而不舍的精神一點點長出了“羽毛”,練硬了“翅膀”。
女主播牛隆爽,原是某舟橋旅的一名軍醫,氣質不俗的她雖有過登臺主持文藝晚會的經歷,卻沒有播音經驗。開藥扎針她在行,面對鏡頭卻頻頻“卡殼”。夜里,牛隆爽悄悄抹過眼淚,獨自在操場上數過星星。后來,臺里專門請人手把手教她,并安排她到地方進行專業培訓。
幾個月間,牛隆爽嗓子啞了,人瘦了,終于獲得專業證書,拿到了播音“上崗證”。前段時間,軍區政治部組織“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牛隆爽作為互動訪談的主持人,穿針引線落落大方,臨場點評生動到位。
四級軍士長許剛,原本從事保障工作,卻被周圍這群闖勁十足的年輕人所感染,也利用空閑時間埋頭于磚頭厚的業務書籍中。如今,這個入伍14年的老兵,在片頭設計、創意剪輯上成了一把好手。臺里來了新人,他總是故作深沉地教導:“年輕人,耐心學,好飯不怕晚!”
網絡電視臺成為“大學校”,編輯部成為“夢工廠”,人人都在追夢圓夢……結果就是,團隊逐漸成熟,作品形成“井噴”之勢。
為了一個策劃他們會爭到臉紅脖子粗,因為一個故事他們也會潸然淚下——
“小作坊”斬獲全軍大獎
今年5月,第六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評選揭曉,南京軍區網絡電視臺廖華興、牛隆爽等人參與采制的《尋訪鑄魂之路——走進古田系列報道》榮獲一等獎。“小作坊”能出精品,全在于用心和創新。
網絡電視臺開播沒多久,推出的原創情景喜劇《女兵故事》就火了。這部由南京軍區某防空旅官兵表演的情景劇,講的是總機班幾名女兵的趣事,俏皮幽默,一集四五分鐘,每集講一個道理,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析事明理。節目接連播出了50多集,一大批戰友成為追劇的“粉絲”。
一炮打響后,網絡電視臺摸到了門道:有溫度的電視節目才動人。戰友們耳熟能詳的欄目“小裴走軍營”就誕生在那時。別看主持人裴櫻樺外表柔弱,卻一肩挑起了這檔親歷與體驗式節目,在與基層官兵一同訓練生活中感受大家的喜怒哀樂。子欄目《東南海防行》的攝制組更是在一年時間里深入軍區30多個一線連隊拍攝,在軍區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編輯皋古清說:“行進在路上,我們會為了一個策劃爭到臉紅脖子粗,也會因為一個故事潸然淚下。”他擔綱制作的《新兵說吧》最受新戰士歡迎。許多戰士退伍前都會給他發來郵件,希望能加他的QQ,以便退伍后保持聯系。在他看來,戰友們的信賴就是最好的獎勵。
下一頁 |